接續上一篇
關於面試人資想的,跟你不一樣
 
4. 不一致性
簡單就是,履歷看到有不一樣的項目,是為什麼呢?
 
像是一位求職者寫了四項工作經歷,其中三項有填薪資數字,一項暫不提供,那這一項也可能引起人資的疑心,為什麼沒寫呢?也因為不一致,留下了破綻。人資看履歷時,焦點不是放在有填薪資的三個工作經歷,而是盯著未填寫薪資的工作經歷,「為什麼獨獨有這一項未填寫,是不是出了問題,不敢填寫薪資?」(這樣反而引起了注意,如果四項都暫不提供,可能還可以順利過關)
 
5. 相互矛盾性
在履歷的「希望應徵職務」欄,一位求職者總共勾選五項職務,其中四項是一般職,一項是主管職,人資的解讀恐怕要出乎大家的意料之外,「既可以當主管職,又可以做一般職,這是定位錯亂!」,一個有資歷的人怎麼會想當主管又想當一班職員,那他到底是和哪個?表示求職者不了解自己的實力,也缺乏自信心,又或者是根本就沒有當主管的能力,公司怎麼可能會錄用呢?
 
6. 不會算術
例如一位應屆畢業生在填寫求職履歷時,總年資勾選1至2年,後面列舉三項打工經驗,各是3個月、4個月、3個月,合理推測應該是還有其他工作經歷,而這三項是求職者覺得較具代表性才列舉出來。可是人資不這麼想,一位看完了履歷說:「工作經歷沒填完整,其他工作有什麼問題嗎?」另外可能也會被誤解是想要說自己有年資,但是其實根本就沒有那麼多的工作經驗…。
 
所以說以上的例子就是要提醒求職者在投遞履歷前,要先試想人資會怎麼解讀你的履歷,又或者可以多看人資相關的文章,或許可以換個方式表達,以避免讓人資誤會你對職缺的用心喔。
 
 
 
 
 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找工作
    全站熱搜

    小草X咖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